徐州良业阀门电装有限公司

首页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站

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业务部
电话:0516-8788271
邮箱:service@longshandiaosu.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情况分析

编辑:徐州良业阀门电装有限公司  字号:
摘要: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情况分析
生意社3月2日讯我国是全球维生素最大生产国,我国生产的维生素类产品品种全、产量大,工艺水平先进,在世界维生素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优势产品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同时也是出口主导型产品,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19.5万吨,同比增长33.5%,出口金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大品种出口价格下降,小品种出口价格回升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增加了33.5%,出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了

16.6%,这是维生素类产品价格连续四个景气年之后的首次下降,降幅明显,在整个原料药出口中也属罕见。主要原因是受累于两大支柱产品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价格下降。2010年维生素C出口数量增长46.8%,出口单价下降31.3%;维生素E出口数量增长30.6%,出口单价下降3.3%。

提起维生素C,应该说它不仅是我国维生素出口行业的骄傲,也是我国整个医药出口产业的骄傲。目前全球维生素C生产厂除DSM苏格兰厂一家外,均集中在我国。我国生产的维生素C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占据国际市场90%的份额,而且这部分市场需求刚性、需求量逐年增加。2008年底,当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也给我国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时,维生素C出口却一枝独秀,出口金额翻番,出口价格增长82%,维生素C行业由此进入高景气周期,并且持续到2009年全年度。

于是乎,各地扩建再建项目林立,导致产能迅速膨胀。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维生素C行业调查显示,由于一些地方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生素C产能项目,导致中国维生素C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将超出全球需求近一倍。已建、在建和拟建维生素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预计2010年底维生素C产能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而全球维生素C市场需求量只有12万吨左右。由此看来在2010年医药行业出口出现量价齐升的大好局面时,维生素C产品出口表现大相径庭,出口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相比之下,维生素E情况要好得多。维生素E位居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排名第二,国内主要生产厂商是浙江医药股份和浙江新合成,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的40%。由于维生素E技术工艺难度较大,合成反应步骤较多,加上中间体渠道限制,资金投入大等行业准入壁垒较高,因此,虽然景气度与维生素C一样备受关注,但目前还没有新竞争者进入,产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此外,一些小品种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2,出口价格有不同幅度回升,分别为96.3%和8.5%。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维生素B12。据海关统计显示,2010年出口总量下降了34.2%,主要因为饲料级B12出口数量大幅减少,同比下降了45.4%,出口价格27.7美元/公斤,同比增长了100.2%。氰钴胺及其衍生物出口数量还是增加了21%,出口价格为2817.7美元/公斤,同比增长7%。

二、出口主流市场依旧是欧美和亚洲

2010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增加了8个新兴市场。欧盟、北美洲和亚洲依然是我出口的主要市场,比重高达90.2%。我对三大主流市场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7%,分别为欧盟增长39.2%、北美洲增长27.4%、亚洲增长27.8%。市场需求方面,亚洲市场需求已经是十几年保持持续增长,出口金额占比较去年增加了1.3%。欧盟、北美洲市场继2009年负增长之后,出口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同时这两个市场出口金额占比较去年也有不同增加,分别为1.1%和0.1%,说明市场需求正在恢复中。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前十大目的国分别为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比利时、印度、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与2009年相比,仅为排名次序上略有不同。2010年我国对上述十国出口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德国、印度和泰国,增长幅度分别为59.4%、42.3%和45.3%;相对增幅较小的是日本,但是幅度也在13%以上。这充分说明维生素类产品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主流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新兴市场智利、俄罗斯、智利成长性良好,出口增幅均在100%之上。

相对于数量的增长出口价格却是清一色的下降趋势。价格跌幅较少的是荷兰和新加坡,仅有3个百分点,跌幅较大的是德国、日本和巴西,均在20%之上。

三、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完整,排名前十的企业出口比重占六成

目前,我国维生素企业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上取得了生产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基本上几家企业的单项维生素品种就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非常高。

2010年,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出口维生素B5的比重就高达72.6%,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维生素B2的比重也在70%以上。其他单项维生素产品出口金额前十位的企业所占比重也均在86%—96%之间。

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企业有827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鲁维食品生物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新维普添加剂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服务贸易有限公司、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等位列出口金额前十名。上述十家企业出口金额之和占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3.4%。

在出口企业性质构成方面,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37.6%、35%和27.3%。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国有企业、5家三资企业和1家民营企业。

众所周知,维生素类产品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添加、饲料添加等领域,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呈现出市场需求加大的趋势。维生素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食品、医药和美容等行业,大约有每年5%的递增。虽然维生素市场的需求始终向好,但容量依然有限。以目前国内原料药的情况,罕有品种是真正的供不应求,大部分产品即使因为厂家供应不足造成短期货源紧张,也很快会得到补充,2010年维生素C遭遇滑铁卢就是很好的例证。当新增产能还未真正生产出来,一系列的扩产、投产消息已经让市场闻风而一落千丈了。可以说,产能过剩,造成国内企业间低价竞争始终困扰着包括维生素在内的所有原料药出口企业。国内原料药通常是长期在谷底徘徊,偶尔奇峰突起也难持久,形成了一个怪圈。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整体出口正接近临界线,我出口价格竞争力上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可喜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力度开展制理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工作。

展望2011年的维生素市场,将受到国际市场变化、产品行业集中度、国家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动态走势如何,必将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上一条:厘清药品招商问题 让招商成为“独特营销” 下一条:我国鱼油市场“中不敌洋” 迎头赶上需下工夫